数字赋能领航 数据效能焕新——乌海市住房公积金中心持续推进数字化发展
为贯彻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快住房公积金数字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建金〔2022〕82号)文件精神,乌海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加快推进全市住房公积金数字化发展工作并取得多项成效。
一、全面提升数据质量
中心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快住房公积金数字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建金〔2022〕82号)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修订了信息化管理制度,制定了《乌海市住房公积金数据质量提升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流程、工作内容、责任追究机制等内容,并成立了数据质量提升工作领导小组。
依托全国住房公积金监管服务平台及电子稽查、数据质检等工具,对数据进行检核,结合工作实际情况收集相关数据,形成数据清单,制定并实施针对性的数据治理措施,数据质量得到显著提升。自2018年接入住建部电子稽查工具和全国住房公积金监管服务平台以来,共发现疑点数55114条,已解决46226条,全国住房公积金监管服务平台中风险防控存疑201笔,基础5项整改完成率100%。针对监管服务平台数据单位信息报错项12个大类142项进行排查,清零126项,补报正常数据61万余条,处理问题数据42万余条。问题发生率由56.584‱下降到0.231‱。中心数据质检报告265项指标中有195项合格,指标合格率为73.86%,数据合格率提升至95.08%;电子稽查报告83项稽查指标中,51项指标疑点已清零,疑点率下降至21.75%;监管平台数据检核得分100分,较年初提升31.7分,数据治理成效显著。
完成更正缴存职工身份证信息。90%的个人信息由缴存单位经办人、缴存职工通过网上服务大厅、微信公众号自行完善。对无法找到本人、无法确认个人信息、账户中仍有余额的132名缴存职工,中心在乌海日报先后分四版刊登相关通告,督促缴存职工完善相关信息。
二、持续赋能业务发展
按照《接入住房公积金银行结算数据应用系统接口标准》《住房公积金信息化建设导则》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快建设住房公积金综合服务平台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对标《住房公积金基础数据标准》,完成业务数据及外部共享资源的盘点和分类,形成10个一级分类、28个二级分类的资产目录。通过中心门户网站、网上办事大厅、微信公众号、12329热线、自助服务终端、手机公积金APP、蒙速办等办事渠道,实现了从线下到线上、从脚尖到指尖的转变,缴存职工可足不出户办理公积金租房提取、离职提取、提前还本等业务,实现了高频线上业务“零资料、零跑路”。将公积金贷款信息纳入人行征信系统,与人社、市监、不动产等部门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实时掌握信息数据。截至目前,我中心已实现19项服务事项“跨省通办”(比住建部要求多完成6项),个人证明事项“亮码可办”,高效完成“一件事一次办”,电子签章已完成验收。目前,综合服务平台各渠道累计注册6万余人次;累计访问达81万余人次,1652余家单位开通网厅业务,业务离柜率达87%。推出了线上征信授权服务,通过手机公积金APP随时随地完成线上补签。柜面业务和线上渠道均实现了“好差评”功能。将12329热线并入12345热线,完善了知识储备库与标准化应答流程。
柜台业务办理及“好差评”评价器
三、推动实现档案电子化
搭建数字化电子档案管理平台,运用电子签章、OCR等技术为业务办理、档案管理、监督管理赋能,对档案形成与收集、整理与归档、鉴定与销毁、利用与开发、统计与移交等功能板块实现档案全生命周期管理。OCR技术准确识别文档中的文字、格式等信息,快速将纸质文档、图片中的文字转换为可编辑的电子文本,避免了人工录入的繁琐和错误。借助电子签名和CA签章技术,推进高频业务办理无纸化和只签一次名。实现“业务系统管数据、档案系统管证据”。
四、不断强化宣传效能
线上拍摄政策宣传短视频,在抖音、微信视频号上动态宣传,结合各项政策每月开展一次直播,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网站等媒体平台发布公积金政策和重点工作信息;线下组建宣讲团队,持续开展进机关、进企业、进楼盘、进社区“四进”宣传活动,面对面为企业、群众答疑解惑。
进机关宣讲
进社区宣讲
下一步,乌海住房公积金中心将持续深化数据治理,重点推进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继续完善数据标准,建立全流程质量监控体系;二是拓展数据应用,优化智能审批、风险预警等场景;三是健全长效机制,强化跨部门协同和技术支撑,推动公积金服务数字化转型,助力民生保障提质增效。